n136526

美国在怕什么?中美真要干起来,美国最怕的,根本不是中国的导弹,而是中国改写规则的

美国在怕什么?中美真要干起来,美国最怕的,根本不是中国的导弹,而是中国改写规则的能力。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一句话,说穿了这一博弈的本质:美国不是怕中国崛起,而是怕中国把“区域规矩”变成“全球标准”。 先说亚投行那事儿,2014 年中国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,美国急得跳脚,又是劝盟友别加入,又是说亚投行 “治理不透明”。 结果呢?英国带头申请,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跟着进来,连日本都偷偷派人打听。到 2025 年,亚投行有 109 个成员国,累计批准项目投资超 400 亿美元,成了全球第二大开发银行。 美国为啥急?因为亚投行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规则。以前世界银行、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条件多,发展中国家想修路建桥得听西方的。 亚投行不一样,项目审批快,还允许主权国家用本币结算,这就让更多国家能按自己的节奏发展。美国发现,自己定的金融游戏规则,突然多了个竞争对手。 紧接着看 “一带一路”,中国提出这个倡议后,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签了合作协议。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到匈牙利的中欧班列枢纽,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到老挝的铁路,这些项目不是简单的基建输出,而是在重塑全球经济规则。 以前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多由西方跨国公司主导,现在 “一带一路” 倡导共商共建共享,项目规划、资金分配、技术标准都由参与国一起定。 比如中老铁路用的中国标准,老挝的大米、橡胶能直接通过铁路运到中国,成本降了一半。这种模式让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多话语权,美国担心自己的经济霸权被稀释。 还有数字货币,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覆盖 20 多个省市,跨境支付系统 CIPS 连接了 128 个国家。美国急了,2025 年推出《GENIUS 法案》,想把全球稳定币市场变成 “美债购买工具”。 但中国没闲着,和泰国、阿联酋搞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,跨境支付效率提升 70%。 更绝的是,中国在油气贸易中试点人民币结算,2025 年 5 月完成首单液化天然气人民币交易。这意味着 “石油美元” 体系开始松动,美国靠美元霸权收割全球的日子不好过了。 在人工智能领域,中国也在悄悄定规矩。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中国提出的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》被 70 多个国家认可。中国气象局向吉布提、蒙古国捐赠的 AI 预警系统,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算法。 美国虽然在基础研究上领先,但中国的 AI 应用场景更丰富,从工业机器人到医疗诊断,中国的技术落地速度更快。美国担心,当全球 AI 治理规则由中国主导时,自己的技术优势就成了摆设。 美国的焦虑,本质上是对规则主导权的争夺。二战后,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、北约、WTO 等机制,建立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。 但中国的崛起,让这套秩序出现了裂缝。亚投行挑战了金融规则,“一带一路” 重塑了经济规则,华为改写了技术规则,数字人民币冲击了货币规则,AI 治理又在抢占新兴领域的话语权。 美国发现,自己以前说一不二的 “全球标准”,现在得和中国一起商量着定了。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,中国定规则的方式不一样。中国则倡导多边主义,不管国家大小,都能在规则制定中发声。这种 “区域规矩全球化” 的能力,让越来越多国家愿意跟着中国走。 就像新加坡前外长说的,美国不是怕中国强大,而是怕中国用另一种方式定义世界。 现在的问题是,美国能不能接受这种变化?如果继续搞对抗,只会加速规则体系的多元化。或许,学会在多边框架下合作,才是避免 “双输” 的出路。